趨勢一 央企、國資將加大水務環保領域的投資并處主導地位
類似長江大保護、黃河大保護、南水北調等水務基建類的項目需求仍然很大,民營企業的投資意愿較低,國資會主導這類項目的投資,民營企業在這個過程中主要發揮自身效率、技術、運營等的優勢,處在跟隨跑的狀態。同時,由國有企業主導的環保公司或水務公司將逐漸增多。
污水處理

趨勢二 智慧水務將加速
智慧水務近幾年已經成為水務行業發展的熱點,各路資金、技術、人才等早已開始向這個行業流動,北控水務、首創水務、粵海水務、深圳水務等水務集團在近幾年持續布局,利用智慧水務技術提升水務業務的競爭力,尤其在疫情突發的2020年,中央提出 “新基建”,將加大對數字經濟和人工智能的投入,更加促進了智慧水務的發展。
趨勢三 城鎮污水管網提質增效工作將快速推進
水環境治理是一項系統性工程,也是生態理念的先行示范,單純通過提標改造,已無法解決目前我國水環境中存在的諸如工業點源直排、農業和城市的面源污染、合流制管網的溢流污染、污染物排放不達標、黑臭水體等問題。我國目前的水環境問題多集中在管網排水系統,“黑臭在水里,根源在岸上,關鍵是排口,核心是管網”已成為水環境治理工作的重要共識。
趨勢四 水資源安全保護措施將全面升級
供水安全始終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問題。疫情過后,水生態安全仍將是我國的長期戰略,對我國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居民的身體健康等方面起到重要的支撐作用,我們認為國家仍將持續加大對水生態安全各方面(供水、污水、水環境)的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和資本開支力度,水生態一體化、系統化的保護與治理工作也將持續推進。
趨勢五 污泥無害化處置設施建設將提速
目前污泥無害化處置設施的建設規模較目標仍有一定差距。污泥減量化仍是目前的主流處理處置路線,資源化處置是未來發展方向。污泥的消毒處理是污水處理廠疫情防控的工作重點之一,疫情后國家將持續推進污泥處置產能的提升和技術的不斷進步。武漢市在2020年1月29日至2月18日對全市的26個污水處理廠增加消毒工藝,污泥消毒用量共計33.69噸,均表明了國家在疫情期間對污泥處置的重視。
趨勢六 城鄉供水一體化將重視
城鄉供水一體化是國家高度關注的公共設施建設領域。今年中央一號文件《關于抓好“三農”領域重點工作確保如期實現全面小康的意見》提出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提高農村供水保障水平。
趨勢七 農村污水治理將發力
農村污水治理任重道遠,發展空間巨大。今年中央一號文件《關于抓好“三農”領域重點工作,確保如期實現全面小康的意見》對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梯次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以及農村戶用廁所無害化改造提出了要求和目標。據預測,2035年我國農村污水處理率將達到70%,形成2000億的市場空間。
回首2020年,水務行業雖然經歷了很多挑戰,但國家的大力扶持、市場經濟的推動以及行業的積極探索下,水務行業依然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相信在未來幾年,水務行業的發展也會越來越好。